返回首页 | 收藏本站 | 
湘行天下厨政管理团队,湘菜名师,湖南名店
 酒店频道

[千年湘菜]:湘楚膳食文化溯源

信息来源:    发布时间:2011/1/16 22:19:48    浏览:1203

   我国膳食文化历史悠久,早在西周时期就设置了食医,即专门主司周天子饮食营养的医生。据《周礼•天官》记载:“食医掌和王之六食、六饮、六膳、百羞(馐)、百酱、八珍之齐(剂)。”六食指稻、麦六种谷物;六饮指水浆、酒类等六种饮料;六膳即马、牛、羊、豕、犬、鸡六种家畜之肉;百馐乃品种繁多的美味菜肴;百酱即各种各样的精制酱类食品;八珍即八种极其珍贵的美食。可谓品种纷繁,花样翻新,琳琅满目。在烹制膳食时,要求将主食与菜肴作相应的搭配,如“牛宜徐,羊宜黍,豕宜稷”之类,即吃牛肉应配粳米饭,吃羊肉宜配黍米(黄米)饭,吃猪肉应配稷米(粟米)饭等。同时还要求将五味调和与四季气候变化相适应,如“春多酸,夏多苦,秋多辛,冬多咸,调以滑甘”之类,以便使膳食能更好地发挥其补益人体的作用。这里虽然讲的是帝王的膳食,但是“凡君子之食皆放(仿)焉。”一般士大夫均加以模仿,故此种膳食模式也就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推广。
     春秋时大教育家孔子对膳食亦很有研究,发表过不少精辟的见解。在《论语•乡党》里,孔子明确提出了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”即饮食必须精美和精细的原则。他对烹制膳食提出了如下几项具体要求:一是食物要清洁新鲜,颜色和气味必须正常,要做到“食饐而?,鱼馁而肉败,不食;色恶,不食;臭恶,不食。”意即食物变味变馊,鱼与肉类腐败变质,颜色难看,气味难闻,此类食品都不能吃。即使是祭肉,保存期不能超过三天,“出三日,不食之矣”。这些食品卫生原则,是至今仍然应当遵循的,只是现今有电冰箱之类,食物保鲜期可以长一些。二是食物的烹饪加工方法必须讲究,即使是刀工也不能马虎,切割要精细端正,否则“割不正,不食”;烹煮要合乎标准,倘若“失饪”,则“不食”。三是食物应当配备必要的调料,哪怕是酱类食品也不可缺少,若“不得其酱”,亦将“不食”。四是“沽酒市脯,不食”,意即从市面上买来的酒和熟肉之类,必须重新加热和加工,否则不能吃,因为怕吃了以后会生病。五是每次就餐“不撤姜食”,即餐餐都要吃些生姜。生姜既是食品,也是药品,它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及钾、钙、镁、铁、锌等多种矿物质,还含有姜辣素和挥发油等,营养极其丰富,对人体十分有益。中医认为生姜性味辛温,能发散风寒,温肺止咳,温胃止呕,是一味防治外感病的良药,故民间有“早吃萝卜午吃姜,不用医生开处方”的谚语。生姜所含姜辣素和挥发油,可以抑制体内的氧自由基,能防止过氧化脂质(老年斑)的产生,有抗衰老的作用,有人说它的功能可以超过维生素E。生姜所含?(móng)牛儿醇具有抗癌作用。生姜与鱼及肉类同煮,不但可以杀毒,而且会使味道变得更加鲜美,因而是一种极好的调料。孔夫子早在2500多年以前对膳食提出的上述几项具体要求,委实是很有价值的,也是很了不起的。
  湖南古代属于楚国,不但“惟楚有材”,人物众多,而且物产极其丰富,素以美食著称。在西汉枚乘的辞赋名篇《七发》里,有一段对膳食的精彩描写,至今读来仍有增强食欲的效果。文中向楚太子推荐的许多食品就是出产于湖南的。如说:“刍牛之腴,菜以笋蒲;肥狗之和,冒以山肤;楚苗之食,安胡之饭(茭瓜所结之米即菰米做成的饭),抟之不解,一啜而散。”用截断过的好草料喂养出来的肥牛之肉,调以竹笋和蒲笋;将肥嫩的狗肉,搭配上蘑菇和野菜之类;还有楚地所产稻米或菰米做成的饭团,看起来黏结得紧,但入口能立即化解。文中又提到“芍药之酱”、“鲜鲤之脍”,这些也都是具有楚地风味的美食。
  最能反映古代湖南美食特征的,莫过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所出土的食品竹笥。所谓竹笥就是竹蔑织成的盛物箱子。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曾出土竹笥48个。据统计,在48个竹笥中,属食品类者有30笥,占了全部随葬物品的62.5%,真正体现和突出了“民以食为天”的特点特色。从30个食品竹笥所盛实物来看,西汉时期不但主食及副食均品种繁多,而且烹调加工方法也很讲究。主食有米饭、蒸饼、米羹及熬粥之类,副食的烹制方法更是多样。肉类食品的常用加工方法有羹、炙、熬、濯、脍、脯、腊等。所谓羹,是将剁碎的肉末做成汤,其中可以加入鲍鱼或竹笋之类。也可以是白羹,即将大米熬成粥加入某种畜禽肉末,如牛白羹、狗白羹、鸡白羹、鲫白羹等。其中尤以狗肉羹最多,说明汉代人特别喜欢吃狗肉。由于羹类食品所用肉类全都剁成了细末,又熬得烂熟,皆为浓汁汤液,味美而易于消化吸收,故当时人们普遍喜欢食用。熬为炖煮,犹今之红烧。竹笥所装有熬兔、熬雉、熬凫、熬雀等。濯即氽汤快煮,如濯豚(嫩猪肉氽汤)、濯鸡等。脯类系制成肉干的食品,如牛脯、鹿脯等。腊即经过腌制与熏干的肉类,既香脆可口,又便于保存,故湖南人至今仍有喜食腊肉的习惯。
  在竹笥所藏肉类食品中,尤以畜肩类食品最为突出,如牛肩、犬肩、禾肩、羊肩等。所谓肩即肩肘,今称肘子,说明西汉人特别喜欢吃各种肘子,这在汉代文献中亦有记载。例如《史记•项羽本纪》在描写鸿门之宴时,刘邦部将樊哙撞入,项羽在给樊哙赐酒之后,又“赐之彘肩。”“则与一生彘户。樊哙覆其盾于地,加彘肩上,拔剑切而啖之。”可见鸿门宴席上用了猪肘,而且还用了生猪肘。西汉人不但喜欢吃猪肘子,也很喜欢吃牛肘、羊肘、犬肘之类。今人除了喜食猪肘之外,并无嗜食其他畜肘的习惯。
     马王堆一号汉墓还发现许多用来串肉的竹签,有的竹签上还有串着牛、羊、猪骨的残骸。这又说明,西汉人很喜欢用竹签串牛肉、羊肉或猪肉吃。今人则喜欢用竹签或铁签串羊肉或鲫鱼之类烧烤着吃。
     湖南素来膳食文化发达,我们的老祖宗在这方面也给今人留下了一笔十分珍贵的遗产,无疑很值得继承发扬,以便发展和创造今天新的湘菜文化。几个月以前,湖南中医学院开办了一家中华御膳园,其目的是为了继承发扬古代御膳、药膳等多种膳食文化成果,利用地道的湖湘绿色食品,不断加以创新,办成一个有文化品位和特点特色的、雅俗共赏的餐馆,以求造福于广大消费者,并且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尽管开业时碰上非典流行时期,有诸多不利因素,但由于环境和设备的大为改善,文化品位大为提升,菜肴的花色品种不断增多,质量大为提高,颇具吸引顾客的魁力(如所创补肾壮阳的中华海狗肾和御膳园养颜汤等就备受顾客欢迎),因而餐馆的业务出现了一片繁荣兴旺的景象。
  应有关方面之约,我撰写了一篇《中华御膳铭》,此文已在《湖南日报》2003年8月15日2C版发表,特抄录于下,请朋友们批评指正。
     追溯御膳渊源,3000年前即有食医主司周天子之饮食营养。汉宫有刍牛之腴、肥狗之和、芍药之酱、鲜鲤之脍诸肴馔。元代忽思慧悉心研制御膳,乃有《饮膳正要》之传。湖湘楚地,物阜民殷,素以美食著称。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曾出土竹笥48个,其中食品类竟达30笥之多,烹调之巧,品类之众,观者莫不赞叹焉。中华御膳园继承发扬历代美食文化传统,锐意创新,广罗绿色食品,调以科学配方,穷极烹饪诸艺,精制药膳佳肴,可谓珍馐异馔荟萃,琼浆玉液兼陈,色、香、味俱备,且环境优美舒适,入座无不令人心旷神怡。孙思邈曰:食能排邪而安脏腑,悦神爽志以资血气。御膳既可大快朶颐,又可祛病健身延年,此天下之至美也,岂可不品尝哉!

(作者系湖南中医学院教授)

打印】   【返回顶部】   【关闭
名厨频道
湘菜大师郑
湘菜名厨厨
湘菜名厨周
湘菜名厨刘
湘菜名厨陈
湘菜名厨童
 
专家团队
 
联系我们
 中国湖南菜_湘行天下厨政管理团队
 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高桥大市场西
 网址:www.zghnc.com

友情链接
合作媒体
联系我们
版权所有 2010-2028 © [湖南美食网
湖南美食网是一家非盈利性传播机构,没有授权其它任何机构和个人开展其它营利项目。
本站文章图片来自网络.如有侵权敬请通知我们将会在24小时之内处理.
网站ICP备案号:湘ICP备202404245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