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 | 收藏本站 | 
湘行天下厨政管理团队,湘菜名师,湖南名店
 酒店频道

拓展湘菜文化的新境界

信息来源:———湘菜大师王墨泉印象    发布时间:2011/1/11 15:28:22    浏览:1151

 

王墨泉,中国烹饪大师、湘菜大师。他这个名字带有书卷味,结缘的是湘菜文化。他手里的刀勺如同一支神奇的笔,蘸着岁月和心血,划出了人生的奋斗轨迹,写下了湘菜文化承前启后新的诗篇。

    (一)

    王墨泉生于平江县。1961年参加工作,师从老前辈舒桂卿。

   大师并非生来就是大师,王墨泉17岁那年进厨房跟师,每天早早地进厨房,为师傅泡好茶,磨快刀,洗干净砧板,师傅对王墨泉要求之严近乎苛刻。就拿切菜来说,师傅说:“王墨泉你每天先切两箩筐萝卜丝,切不好菜莫站到锅边来。”王墨泉切了白天切晚上。一段时间后,刀功大有长进,有人说了四个字:“出神入化”。师傅听完“哼”了一声,把一块泡好了的干笋扔在案上:“试试。”王墨泉到底是王墨泉,顺手操起一把锋利的大砍刀,三下五除二把笋子切成薄片,刷刷刷又把薄片切成了细条,做得有章有法,干净利索。师傅没吭声,其实没吭声就是赞许,就是过关。后来王墨泉在中央电视台表演“整鸡剥皮”,在鸡脖开一个两寸不到的口子,把鸡皮完整地剥下来,再灌水进去,整只鸡滴水不漏,让人看了惊叹不已。

    刀工不易,勺工更难。师傅从最简单的清蒸鱼头到最为复杂的烧方,二三百道湘菜让王墨泉眼花缭乱,应接不暇。尤其是“烧方”这道湘菜,鲜美、香酥、细嫩,但制作比较艰难。王墨泉用铁竹挑着一块6公斤刺满针孔的带皮的猪肉,在火上烧烤,既不能烧焦,又要酥脆甘甜,还要避免油腻,可见其难。现湘菜界的传人能做出好的“烧方”来,已难找两三人了。而这些极有传承意义的湘菜珍品,王墨泉看得特别重,认为这是湘菜文化的根须,忽视不得。

   二十年的春夏秋冬,二十年的日积月累,王墨泉终于在湘菜文化的传人中脱颖而出,1980年首次被评为长沙市一级厨师,1982年参加全省考核破格升为特一级厨师,成为我省当时最年轻的特一级厨师。

    (二)

    湘菜是文化,它有广度与深度。仅仅只会炒几个菜,那是厨工。如果能在一种文化的意味上加以继承、思考、创造,拓展出新的意境来,就堪称为大师了。王墨泉就属于这种人。

    王墨泉对师傅如同对父亲一样的尊敬,碰上什么总是爱问。他问师傅:“炒响萝卜丝为什么会响?”师傅说:“少罗嗦,你按我的去做,不拐场。”王墨泉不敢吭声了,但一头雾水。还有一道菜叫“雪里藏球”,就是把鸡蛋清打起泡沫状,下面是甜水湘莲。王墨泉有时打得起泡沫,有时打不起。慢慢,王墨泉发现了一个问题,湘菜似乎与文化有关。不说别的,只说菜名,“雪里藏球”,“发丝百页”,“八宝葫芦鸭”,“含苞待放”,“朝珠双冬芽白卷”等等,菜名起得多么文雅,多么吊人胃口。还有多种烹饪流派,如戴(明扬)派,盛(善斋)派,肖(麓松)派,“祖庵菜”派……没文化,行吗?做好湘菜,重要的是用脑,刀工、勺工,那只是基础。

    王墨泉开始读书了。读书难,但通过“难”的关口,王墨泉看见了一个崭新的天地,才真正懂得湘菜文化的源远流长,懂得湘菜文化与湖湘文化的内在联系。湖湘文化因重经世、重践履而不流于空疏,影响着湘菜强调适口而求“味”,强调香辣而求“爽”,强调精致而求“和”。王墨泉说吃菜是吃文化!湘菜不能离开继承,但更要发展。社会进步,人们饮食口味的变化,决定了湘菜的变化,昨天的经典菜很难再说今天还是经典。

     湘菜过去有道菜叫“蟹黄炒芽白”,师傅告诉王墨泉用蒸熟的蟹黄芽白,但蟹黄与芽白的粘附性不好,不鲜。王墨泉提出用生蟹黄炒十月打霜后的芽白,结果是蟹黄金沙抢眼,芽白又香又鲜,营养价值好。湘菜还有一道菜叫“清蒸鱼头”,牌子老,但味道单一。后来,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的配料,如蚝油,蒸鱼豉油……王墨泉就做出了“酱椒鱼头”,马上风火起来,有人把这道菜叫“鸿运当头”。王墨泉发现,雄鱼卖得贵,中间一截卖得便宜,为何不能搞这道菜呢?他把中间这段鱼剁成四方型,去脊骨,做得有棱有角,取名“红运四方”。名字加味道,很受消费者特别是生意人的喜欢。

    在王墨泉的手里,改进和自创了三四百道湘菜。郭沫若说湘菜多辣咸。王墨泉说现在的湘菜讲究清爽,艳丽,营养,已不再是“多辣咸”可以概括的了。王墨泉为即将出版的《中国湘菜》一书写序,其中有这样一段话:“湘菜,一锅与时俱进的饮食文化。秀色多滋,老辣出味;营养脱俗,起香开胃。”

    (三)

    1983年,王墨泉代表湘菜界参加全国第一届烹饪名师表演。说起来有趣,表演的有个菜叫“发丝牛百页”,为了找块像样的牛肚子,王墨泉跑了6家宾馆,8个酒店。最后挑了两个纸箱子上北京,其中一个纸箱子里头放了两只小土鸡。有人笑他哪里还有个高级职称样子。王墨泉说高级职称不等于高贵职称,想潇洒就不要做厨师。这次表演,王墨泉荣获优胜奖,《湖南日报》以“把食品科学送上餐桌”为题,在头版头条进行重点报道。

    此后不久,中央领导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一个宴会,决定从这次参加全国表演赛中的84位厨师挑选5名厨师来做菜。王墨泉被选上了。他的几道湘菜受到了一致好评。王震走过来拉着王墨泉的手,笑着说:“湖南老乡,你的发丝牛百页搞得好。”康克清,余秋里,田纪云等领导同志也走过来向王墨泉敬酒。过了几天,叶剑英元帅、彭真委员长宴请外宾,又挑选王墨泉来掌勺。一桌菜搞得漂亮,爽口,味形俱佳。宴会后,彭真委员长特意来到厨房,对王墨泉说:“你的菜做得好,不简单。叶帅也要我代他谢谢你。”

     1989年,外交部经层层选拔,从湖南挑选了王墨泉,派他到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任主厨。有一天,中国大使唐龙彬接到一个外国友人的电话,说为什么好久没请他过来吃中国菜了。原来王墨泉主厨来了以后,几次宴会用的都是湘菜,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。大家称王墨泉为“湘菜大使”。唐大使把王墨泉找来了,抚摩着手里的甜橙,说:“都说你的菜出味,甜橙能做菜么?能出味么?我晚上要请客哩。”王墨泉想了一会,就用5个甜橙做了5个甜橙鸭。鸭子去全骨,填充在甜橙里,煨出来后,爽!外国客人吃了还要带一个,说给家里人看看。还有一次,一个瑞典客人提出要吃湖南土产湘菜。王墨泉就用冻粉和湘莲做了一道菜,叫“水晶湘莲”,圆得像个大乒乓球,晶莹剔透,又美观又爽口。在瑞典的两年中,王墨泉还专门为前去瑞典访问的江泽民、朱镕基、温家宝、邹家华、宋健、倪志福等中央领导烹制菜肴。陈慕华副委员长用餐后和王墨泉一起合影留念,说:“我这次欧洲之行,在你这里吃得最舒服。”

   (四)

    王墨泉成名以后,各种荣誉接踵而至。他先后当选为长沙市党代会代表,省第六届人大代表,长沙市“有突出贡献的专家”,1997年先后被省政府授予“湘菜大师”、国内贸易部授予“全国技能之星”的称号。并入选了“英国剑桥国际名人辞典”和“当代中国名人录”。2001年11月被中国商业联合会、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烹饪大师称号、中国名厨委员会一、二届名厨委员。现为省、市烹饪协会副会长,省商贸职业学院的客座教授,省高级考评员、全国一级评委,中央电视台烹饪大赛专家评委。

   对于这些,王墨泉并不在意,他最得意的是40多年来他为酒店、厂矿、部队、学校培养了上万名厨师。有一次他在邵阳为一批厨师上课,讲怎样做肉丸,怎样清炖牛肉,怎样做黄焖鱼。有些人认为这是最简单的菜,但王墨泉讲得不简单,讲得丝丝入扣。怎么做?为什么要这样?从味道讲到了营养,从做法讲到理论。下课后,一位老厨师对王墨泉说:“我炒了32年的菜,今天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厨师。”长沙有个谭兆元,他与湘菜文化有缘,求师王墨泉。弄了几个菜上来,王墨泉一尝,觉得谭兆元悟性好,功力非同寻常。但有的地方欠火候。他指着肉淋粉松对谭兆元说,这种菜你油温没把握好,粉丝没有一次性膨胀,就是说粉丝有骨,不松口。谭兆元在师傅面前不多话,静静地听。两年以后,谭兆元成了长沙湘菜界的后起之秀,在中国烹饪协会前不久举行的大师名师的考核中,已被认定为中国烹饪大师。

    是的,王墨泉的徒弟搞不清有多少技术职称上了高级,有多少上了技师和高级技师、大师。他现在考虑得多的是,湘菜文化怎样拓展新的境界呢?湘菜怎样才能立足传统,尊重传统,超越传统?还有观念,原料,调料,技艺的创新,都是问题。他找到省、市领导,反复阐明一个观点,应当建立政府引导、部门配合、市场推动、中介服务、行业自律、企业参与的发展机制,建好一批名店,建好一批湘菜原材料基地和物流配送中心,这需要政府的努力,需要许许多多湖南人的努力。

上一篇:·一席美味十年功
下一篇:·大师的胸怀
打印】   【返回顶部】   【关闭
名厨频道
湘菜大师郑
湘菜名厨厨
湘菜名厨周
湘菜名厨刘
湘菜名厨陈
湘菜名厨童
 
专家团队
 
联系我们
 中国湖南菜_湘行天下厨政管理团队
 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高桥大市场西
 网址:www.zghnc.com

友情链接
合作媒体
联系我们
版权所有 2010-2028 © [湖南美食网
湖南美食网是一家非盈利性传播机构,没有授权其它任何机构和个人开展其它营利项目。
本站文章图片来自网络.如有侵权敬请通知我们将会在24小时之内处理.
网站ICP备案号:湘ICP备2024042453号